最近印度洋季風轉弱,索馬利亞海盜劫船行為再趨猖獗。從四月四日至八日,不到一個星期即多達六起劫案;接著,十一日再劫持一艘美國拖船及十六名船員。索馬利亞的海盜問題,已嚴重影響到國際航運安全,成了棘手的難題。
眾所周知,索馬利亞乃是當今全球最窮也最動亂的國家,從一九九一年起,就從未出現一個能有效統治的政府。位於東非的索馬利亞因地利之故,扼控了亞丁灣;每年有二萬艘要經過蘇伊士運河的商船在此穿越,加以索國內亂方殷,自然而然海盜這個「行業」即告興起。在二○○八年內,即有四十二艘商船遭到劫持,勒贖至少八千萬美元。今年迄四月初止,更已發動了六十六次攻擊,仍在押的船隻有十四艘,人質二百六十人,其嚴重程度由此可見。
就以上週的六起為例,四日當天一艘法國遊艇遭到劫持,一對夫婦及他們的三歲幼兒及兩名友人成為人質;接著一艘德國貨櫃輪及廿四名船員遭到劫持。六日,則先後有台灣「穩發一六一號」遠洋鮪釣漁船及卅名船員,以及英國三萬二千噸貨輪「馬拉斯庇拉號」被劫。到了八日,則是載運救濟糧食給非洲難民的美國貨輪「麥司克阿拉巴馬號」遇劫,但船員奮力反抗,終於奪回控制權;而該船船長菲利普斯為免船隻再遭海盜攻擊,遂自願充當人質。美國商船被劫,誠屬二百多年來所罕見,這起事件自然格外受到矚目。
索馬利亞外海的海盜猖獗,一般人不免納悶:目前該海域已有美英法俄中印等國派艦巡弋,難道仍無法遏制嗎?根據國際海事組織表示,索馬利亞外海範圍極大,必須六十一艘軍艦始足以確保安全,而目前常駐軍艦僅十二至十五艘,這當然造成極大的安全死角,予海盜可乘之機。其次,索馬利亞十餘年來動亂不已,軍民生存艱難,因而海盜皆反應敏捷且武器精良,不但有各型輕武器,甚至還有手提式反直升機飛彈。海盜若選定劫持的商船,通常都會從母船放出多艘攻擊快艇,十幾分鐘即劫持完畢;而護航船艦根本反應不及。至於有人認為必須犁庭掃穴,其實也難度極高。索馬利亞連年戰事不絕,人民武裝程度堪稱全球第一,平均每人至少有一件自動武器;外來力量要對索馬利亞展開攻擊,必將付出極大的代價。一九九三年柯林頓政府對索馬利亞進行「人道干預」,美軍在索國首府摩加迪休遭到強烈反擊,死傷累累,四天後美國即宣告撤離。索馬利亞爭戰動亂十餘年,難民遍及全球,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及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即各有廾萬人左右,這些難民變成的新移民中不乏激進的「索馬利亞聖戰組織」成員;若進攻索馬利亞本土,即必須冒美歐自己內部可能遭到恐怖報復的風險。這也是各國投鼠忌器,只能護船,不敢揚言犁庭掃穴的原因。
因此,索馬利亞海盜猖獗的關鍵,仍在索國的內部問題。索國自一九九一年前獨裁者希亞德巴利被推翻後,國家即四分五裂,軍閥派系連年征戰,國民平均壽命僅四十六歲;加以武器泛濫,已形同無政府的兇悍社會,人口也大量流亡。據估計,除流亡美歐之外,在鄰近的衣索匹亞、肯亞、吉布地、葉門等即有六百萬人,其本國人口估計僅存一千萬人。索國軍民作風兇悍機靈,陸地及海上游擊戰能力高強,加以悍不畏死,致使各國束手無策。就以最近的劫持事件為例,法國拒絕談判而強行攻堅,儘管擊斃二海盜,逮捕三海盜,但法國遊艇主人也因而喪生;美國因船長被劫持而和海盜對峙,但其他海盜卻轉向劫持另一艘美國拖船和船上的十六名船員。海盜並揚言,若美國發動攻擊,則將盡殺美國人質。美國曾於二○○六年唆使衣索匹亞入侵索馬利亞,並佔領達長兩年,故索國人民對美國的印象極差。這也是海盜敢於對美國強悍的原因。
索馬利亞人民生活艱難,目前有三分之一靠聯合國救濟糧食維生。對年輕人而言,當海盜儼然成了主要的出路。目前索國新的阿默德政府才剛組成,這是個溫和的伊斯蘭政府,但因內亂方殷,這個政府並不在索國上班,而是在鄰國吉布地一家觀光飯店辦公。這個政府無稅收、無預算,靠國際援助而維持。索國的激進「聖戰」軍閥則把持南部,企圖控制肯亞到索馬利亞的救濟通路,甚至有人還企圖進軍肯亞,將肯亞激進化。索國最大的勢力是稱作「沙巴布」的青少年民兵組織,它正是海盜的母體。面對如此的情勢,外力要改善其內部狀況,又談何容易?
【2009-04-15/歐洲日報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